中国成法国四十大股逐资地
文章来源:欧洲时报 作者:九天 编译 发布日期:2011-11-10
【欧洲时报网】《世界报》2011年10月11日经济版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成为法国四十大股龙头企业寻求资本的目的地。
道达尔和法国电力公司可谓法国吸引中国资本的先驱企业。道达尔两年前即开始这个动作,法国电力公司冀希望能够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核电站。然而,新近进入中国市场的其他法国企业吸收中国资本的程度和范围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两家企业。
法国燃气苏伊士公司近日宣布,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在其开发业务当中参股23亿欧元。展开这一资金合作是为了方便在中国建立工业联盟。
阿尔斯通公司早已迈出了这一步。阿尔斯通投入发电站锅炉业务,与上海电力公司建立共同子公司。这间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实现了25亿欧元的年营业额。
那么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这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平衡过渡?还是中国规避经济民族主义的一种手段?抑或是通过资本重新实现贸易平衡?文章认为,这三点可能都有些道理。
事实上,中国早在与法国资本主义展开合作之前便已奉行这项策略。中国钢铁冶金和矿业龙头企业中国铝业公司(Chinalco)2008年便已拥有了矿业巨头英澳合资力拓公司(RioTinto)9%的股份。
双方建立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并于6月份达成开发协议,共同勘探中国的铜矿。这两个集团还共同前往智利勘探,在几内纳开发矿藏,并将俄国公司“踢出局”。
这样的合作也出现在煤气工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2009年即与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签署协议,共同进行中国页岩气的开发,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Petrochina)购买了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页岩气开发业务50%的资产。
中国投资有限公司CIC动用雄厚的外汇储备,帮助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收购了规模远比其庞大的沃尔沃公司。吉利并不干涉沃尔沃公司的管理工作,而是通过建设新的汽车制造厂,将沃尔沃的质量带入中国市场。
虽然上述行动都是以资本主义的形式展开,但是这些公司及资本都为中国国家所有。但是有一点令观察家感到不解。
能源和原材料部门的企业都和中央的政策保持紧密一致,这是一种表面上资本主义色彩的独特的模式。如在汽车制造领域,虽权利更加下放,形式更加多样化,但中央政府批准的参股比例却十分谨慎。例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只收购了通用公司在它们建立的共同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1%的资本。
标致雪铁龙集团将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同生产高档汽车,但是迟迟未与中国政府力挺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公司签署共同出口协议。中国式资本主义并非对其所有的企业都感兴趣。
中国式战略接下来还更加的复杂。2009年,中国铝业公司提议向力拓集团追加投资200亿美元,以对抗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的公开购买行动—其深层的用意在于令钢铁的市场价格下跌45%。
但是中铝的提议被拒,公开收购行动停止,钢铁的市场价格跌幅只有30%。今年出现了反击赛。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合资的伊奎诺克斯矿业公司Equinox展开敌意的公开收购行动,使后者立即放弃对加拿大伦丁石油公司Lundin的公开收购行动。中国政府因而成功地抑制了一场具有威胁性的合并行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试图对全球的工业竞赛及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并不直接收购西方企业。这家公司拥有4000亿美元(约合2990亿欧元)的雄厚资产,因此颇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