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75%地区进入高温警戒
研究:将给经济带来持久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14
【欧洲时报8月14日夏莹编译】自8月8日以来,法国与欧洲其他地区一样,一直闷热难耐,迫使各行各业适应酷暑,工作场所也采取了更多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健康。
生产力下降
法国《世界报》报道,截至13日,法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处于警戒状态,其中5个省份处于红色警戒,68个省份处于橙色警戒。6月1日发布的法令规定了雇主在“极端热浪”期间的义务。必须调整工作条件,必须为员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并且必须尽可能保持场所“适宜的温度”。
在建筑行业,如果城市没有法令禁止,施工现场通常会在早上6点开始施工,下午1点结束。2024年6月颁布的一项法令还规定,建筑和公共工程公司可以在天气太热时对员工采取临时失业措施,就像在寒冷天气时一样。
工人并非唯一受影响的群体。农业工人因无法忍受的高温而效率低下,服务业的员工在无法享受空调办公环境或居住环境隔热效果差时会感到筋疲力尽……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几乎是数学问题:热浪会导致工作日损失,这意味着生产量相应减少。
“一天的极端高温(超过32°C)相当于罢工半天。”安联贸易(Allianz
Trade)7月1日的一份报告总结道。这项估算基于英国拉夫堡大学于2021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安联经济学家对法国6月和7月热浪(其中12天气温超过32°C)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可能达到0.3个百分点,略低于政府预期增长率(0.7%)的一半。
对经济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然而,这种短期经济影响——极端高温导致生产力下降——仅仅是个开始。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这并非一个暂时的停滞,不会随着气温恢复正常而结束。“(经济)产出的下降是长期的,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欧洲央行经济学家迈尔斯·帕克(Miles
Parker)在7月13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
他引用了欧洲央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计算了1995年至2022年间欧洲1160个地区分别遭受热浪、干旱和洪水的长期影响。结论是,热浪过后四年,各地区GDP损失1.4个百分点,洪水过后损失2.8个百分点,干旱过后损失3个百分点。热浪是三种现象中破坏性最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仍能感受到热浪的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引入一个恶性循环来解释这一现象:气候灾难首先会导致减产,使该地区陷入贫困(例如,2003年的法国热浪导致粮食减产21%);其次,当地工人的收入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消费减少,进而限制投资。此外,企业成本上升,因为它们必须紧急花钱进行改造,例如安装空调。
问题在于:帕克指出,这些投资“比其他类型的投资效率更低”。简而言之,依赖空调虽然有助于暂时抵御炎热,但这意味着这些资金无法用于公司的发展。
|